首页 > 财经 > 正文
17

7月出口继续承压,未来降幅有望逐步收窄

2023-08-09 14:09:52 来源:中国网   阅读量:4550   

8月8日,海关总署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中国进出口总值3.4万亿美元,下降6.1%。其中,出口1.94万亿美元,下降5%;进口1.46万亿美元,下降7.6%;贸易顺差4895.7亿美元,扩大3.5%。

具体看7月份,按美元计价,中国进出口4829.2亿美元,下降13.6%。其中,出口2817.6亿美元,下降14.5%;进口2011.6亿美元,下降12.4%;贸易顺差806亿美元,收窄19.4%。

按人民币计价,中国进出口3.46万亿元,下降8.3%。其中,出口2.02万亿元,下降9.2%;进口1.44万亿元,下降6.9%;贸易顺差5757亿元,收窄14.6%。

受海外需求放缓、价格因素等影响,出口增速继续为负

7月份,中国出口2817.6亿美元,下降14.5%。同样按美元计价,此前5月、6月出口分别同比下降7.5%、12.4%,7月增速较前值下滑2.1个百分点。

出口总值连续两个月两位数负增长,受访专家认为,其原因主要在于海外需求放缓、价格因素、去年同期高基数等。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近期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增加,外需走弱。数据显示,年初以来摩根大通全球制造业PMI指数持续运行在收缩区间,7月进一步降至48.7%,与上月持平,继续处于年内最低水平。历史数据显示,我国出口与全球制造业PMI指数走势相关度较高。

“事实上,前期我国制造业PMI指数中的新出口订单指数持续处于收缩区间,以及7月韩国、越南等国出口额均延续同比负增长,都已在不同程度上预示了7月我国出口面临的压力会进一步加大。”王青说。

具体而言,美、欧、日等发达国家进口需求下降,对我国出口有明显影响。数据显示,7月我国对美出口额同比下降23.1%,降幅较上月略微收窄0.6个百分点,继续处于下滑状态,为连续第12个月同比下降。王青表示,主要原因是美国国内进口需求在下降。前期美联储持续大幅加息,正在对美国国内总需求形成较强抑制效应。年初以来,美国供应管理协会制造业PMI指数持续处于深度收缩区间,7月为46.4%,较上月微升0.4个百分点,继续处于近3年以来的低点附近。“这会明显抑制其商品进口需求。”

同时,数据显示,近期其他主要经济体对美出口也有不同程度下滑。另外,后疫情阶段,美国国内需求已从商品转向服务。

年初以来,中国对美出口降幅明显超过美国进口整体降幅,王青认为,这也与这段时间美国进口更多转向西欧、北美有关,背后或反映后疫情阶段美国对高值耐用消费品的需求保持较强韧性。

与对美类似,7月中国对欧盟出口同比下降20.6%,降幅较上月扩大7.7个百分点;7月中国对日本出口同比下降18.4%,降幅较上月扩大2.8个百分点。王青表示,上年同期出口基数大幅抬高是共同原因,而对欧盟出口增速进一步下滑还由于地缘政治冲突未解、欧洲央行持续大幅加息等因素影响下,今年欧盟经济下滑幅度较大。

此外,7月中国对头号贸易伙伴东盟的出口同比下降21.4%,降幅较上月小幅扩大4.6个百分点。王青认为,背后是去年初RCEP生效后,对我国与东盟贸易关系促进作用明显,这导致上年同期我国对东盟出口基数大幅抬高,与此同时,在RCEP对贸易的促进潜力充分释放后,中国对东盟出口恢复经济基本面主导。另外,在中国对东盟出口的商品中,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为半制成品,在当地加工装配后出口欧美。近期数据显示,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主要东盟国家对欧美出口增速普遍下滑,也会导致这些东盟国家从我国的进口相应下降。7月我国对俄罗斯出口同比劲升51.8%,年初以来持续处于高增状态。

价格因素方面,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受全球供应链逐步修复,国际能源、金属、农产品等商品价格持续回落,拖累外贸商品价格持续回落,外贸出口价格支持因素减弱。

基数效应方面,王青认为,去年4月疫情高峰过后,我国出口增速大幅上扬,上年7月出口基数抬高也会相应压低今年7月出口同比增速。

另外,汽车出口依然延续高位。7月汽车出口额同比增长83.3%,出口量同比增长59.3%,延续年初以来的量价齐升势头。王青认为,这主要缘于我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实现“弯道超车”,包括欧盟等发达经济体在内,今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在全球市场的份额大幅提升。此外,7月锂电池、太阳能电池出口也延续快速增长势头,“新三样”体现国内制造业转型升级对出口的促进作用显著。

进口总值连续第五个月同比下降

数据显示,7月份,进口2011.6亿美元,下降12.4%,降幅较上月扩大5.6个百分点,为连续第五个月同比下降。

周茂华认为,进口下滑幅度扩大,主要受国内需求复苏偏慢和进口价格回落影响,其中价格因素影响相对更大。“今年以来,由于能源、原材料等商品价格持续回落,降低了我国外贸进口整体成本。”

“我们认为,量价两方面因素对进口额增速都有拖累。”王青说,价格方面,尽管从RJ-CRB商品价格指数来看,7月大宗商品价格走高,同比跌幅也较上月收敛12.2个百分点至-4.1%,但因进口统计的是到岸价,进口价格波动要滞后于国际市场价格,因此前期大宗商品价格弱势运行的影响在7月继续体现。数量方面,7月国内制造业PMI仍处收缩区间,显示经济修复动能走弱的势头尚未逆转,再加上7月我国出口降幅扩大,加工贸易环节所产生的原材料、中间品等进口需求相应减弱,这两方面因素都对我国进口需求产生拖累。

周茂华也认为,国内商品零售数据增速仍低于常年水平,制造业活动扩张偏弱,显示目前国内内需复苏偏弱仍是主要矛盾。国内处于伤痕修复期,宏观政策逐步显效,居民和企业信心逐步恢复阶段,国内需求复苏趋势明朗。

未来外贸趋势如何?

展望下半年出口,周茂华认为,全球需求趋缓、价格因素对全球外贸表现构成拖累。中国外贸出口除了全球需求趋缓、价格因素,还面临高基数影响,但预计年内价格因素和高基数影响将有所减弱。

“出口继续承压,但预计降幅有望收窄。”周茂华说,一方面,欧美主要经济体高通胀与激进加息对内需滞后影响逐步显现,全球制造业PMI指数持续低迷,对我国外贸前景构成不确定性;但另一方面,我国外贸韧性足,出口价格及基数影响有望减弱。预计年内外贸出口增速下滑幅度逐步收窄。

王青认为,全球及各国制造业PMI等先行指标显示,接下来一段时间海外经济下行势头还会延续,这预示短期内外需偏弱态势或难有改观,加之去年三季度出口基数偏高,预计未来几个月我国出口将持续处于两位数的同比负增长状态。

“二季度以来,出口增速下行已成为经济复苏势头放缓的一个重要原因。”王青说,这意味着三季度推动国内复苏势头转强,要更多倚重内需,着力促消费、扩投资,有效提振市场信心。考虑到外贸行业吸纳大量就业,该领域也将成为稳就业的一个重要发力点。

“我们判断,未来外贸领域稳规模优结构政策措施将进一步加码。”王青表示,包括面向外贸企业的阶段性税费减免,以包容性监管鼓励跨境电商、海外仓等外贸新业态创新,充分挖掘中欧班列等外贸基础设施潜力,加快推进双边及多边贸易协定谈判进程,为外贸出口营造更为有利的制度环境等。值得一提,上半年很多地方组织外贸企业“走出去”,将海外客户“请进来”,明显加大了对海外市场的开拓力度,加之在各类稳外贸政策扶持下,国内民企出口修复较快,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务增长势头良好,加之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等外贸“新三样”增长强劲,都有助于缓解海外订单不足对出口的拖累。

进口方面,周茂华认为,进口有望逐步改善。要是国内经济稳步修复,宏观政策积极支持,促消费和稳投资政策落地见效,房地产企稳复苏,有望带动进口改善;同时,商品进口价格拖累有望减弱。7月制造业PMI指数原材料及进口分项指数呈现边际改善迹象,反映随着国内需求逐步回暖,企业转向主动补库存,进口需求将逐步恢复。

王青表示,7月24日政治局会议释放明确的稳增长信号,随后系列稳增长政策不断出台,有望带动市场预期好转和国内经济复苏动能转强,进而提振进口需求边际回升。但考虑到政策效果释放需要一段时间,预计8月进口需求反弹空间不大。同时,去年8月大宗商品价格仍然处在较高位置,预示价格因素仍会对进口额增速产生负向拉动,但拖累效应将继续边际减弱。综合价格和需求两方面因素,判断8月进口额仍将延续同比负增,但降幅有望收窄至个位数。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本网站由 财经产业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1-  www.catai.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财经产业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15281号
网站所登新闻、资讯等内容, 均为相关单位具有著作权,未经书面授权,转载注明出处  邮箱:bgm1231@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