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寒露初候·鸿雁来宾——秋色斑斓总相宜
2024-10-08 14:11:59 来源:东方网 阅读量:8429
鸿雁是随着季节变换而南北迁徙的候鸟,秋凉起时鸿雁南来。
寒露初候·鸿雁来宾 徐冬冬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
这句描绘寒露节气的经典诗句,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所作。
“凄”从何来?从由凉转寒的风里?从黄叶飘零的景里?还是从悲叹天地的萧瑟的心里?
每年公历10月8日或9日,当太阳到达黄经195度时,即为寒露。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一个带“寒”字的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在此前仲秋的白露节气,晨露初现,“露凝而白”。到了此时季秋的寒露节气,露水已寒,快要凝结为霜了。
天地间的阳气持续衰退,阴气不断加强,演变到露寒而将凝时,阴气的强盛就到了一个重要的节点——进入寒露时节,进入天气由凉变冷的时段。
这时,首先出现了具有“画句号”性质的物候特征:寒露初候“鸿雁来宾”。
鸿雁是随着季节变换而南北迁徙的候鸟,古人观察到鸿雁候时而飞、随阳而动、行为有序的特点,便将其作为气候变化的一个标志,在二十四节气中多次以鸿雁之飞作为时间信号和物候特征。初春雨水节气时鸿雁北飞,白露初候秋凉起时鸿雁南来。
民谚曰:“八月雁门开,雁儿脚下带霜来。”从八月节的白露到九月节的寒露,鸿雁已向南飞了一个月,《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雁以仲秋先至者为主,季秋后至者为宾”,最先南飞的鸿雁宛如率先回家迎客的主人,到了深秋寒露时分南飞的鸿雁,已是最后一批了,仿佛姗姗来迟的客人。
同为南飞雁,却有主宾之别,古人在遣词用句上的细心拿捏,准确表达了气候变化上一个时段的开始与结束。随着鸿雁南飞的终结,四季的时光进入露寒风冷的秋末,冬天的脚步隐隐约约逼近了。
在四季的变化中,天地总是以不同的方式呵护着万物。
初临的秋寒,好像最神奇的画手,使秋色变得越发浓艳起来。极致的灿烂,极致的多彩,秋之红、秋之黄幻化出千百种色彩,展现出千姿百态。一幅绝妙的秋色百景图呈现在人们眼前。
如果人能变成一只南飞的鸿雁,飞翔在高空中俯瞰大地,就会惊诧于这东西南北秋色的巨大差异。
同是秋之红,北方的枫叶已是红透了,色彩之重胜过二月之花,京城的香山层林尽染,漫山红叶如霞似锦、如诗如画,雄浑有力;在南国,红色才刚刚爬上枫林的树梢,那一抹抹红色显得柔和而妩媚,如淡淡的粉彩画,俏丽多姿;再看东北和新疆北部,红色已被洁白的雪意凝结,像女孩子雪天里被冻红的脸蛋,将清冷和清新、沧桑和纯洁奇妙地融合起来;而在西南高原,绵绵秋雨冲刷着秋红,秋意渐浓,蝉噤荷残,与华北秋色迥然不同。
从北到南,由西至东,秋色深深浅浅,浓淡不一,呈现出百般变化,斑斓多姿。
苏东坡写春之西湖的名句曰:“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看这广袤大地的变幻秋色,不由让人感叹:同为秋色绚烂时,斑斓多姿总相宜。
色也斑斓,心也斑斓。
寒露时节的秋色引来截然不同的感受。白居易叹其凄凄:“独立栖沙鹤,双飞照水萤。若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孟郊勾起思归之情:“秋桐故叶下,寒露新雁飞。远游起重恨,送人念先归。”(《与韩愈、李翱、张籍话别》)柳永想起了故人,为情神伤:“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玉蝴蝶》)而王安石虽感“空庭得秋长漫漫,寒露入幕愁衣单”,却是异常洒脱达观:“逆知后应不复隔,谈笑明月相与闲。”(《八月十九日试院梦冲卿》)
是故,唯有画出寒露之秋的色之斑斓,心之斑斓,方不辜负这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大美秋色!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