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晨股份提质增效盈利三年增288%下游需求正盛经营现金流持续超净利
2022-03-04 08:19:00 来源:网络 阅读量:4856
受益于下游行业高景气度,不断实现经营业绩突破。
年报显示,2021年海晨股份实现营业收入14.68亿元,同比增长36.6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9亿元,同比增长58.81%,连续三年业绩增速超过50%,且三年间净利润整体增幅超过288%。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下游IT电子行业和新能源汽车行业产销两旺,与主要客户合作范围扩大,新客户拓展顺利,同时新一代运输管理系统顺利上线,智能化推进下运力增加、冗余降低,使得海晨股份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
值得关注的是,不仅仅是业绩上的提升,海晨股份盈利质量也保持在较高水平。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1年,海晨股份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均超过各期净利润数。其中,2021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67亿元,同比增长80.91%。
连续三年净利润增速超过50%
在业务量增长带来的管理压力和人力成本增加的压力下,海晨股份业绩增速依旧保持在较高水平。
年报显示,2021年海晨股份实现营业收入14.68亿元,同比增长36.6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9亿元,同比增长58.8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2.12亿元,同比增长31.38%。
2021年全年,海晨股份实现货运量135万吨,同比增长28%,报关票数74万票,同比增长17%;进出仓502万托,同比增长42.21%。
资料显示,海晨股份专业为制造业提供数字化、一体化供应链物流解决方案及营运服务,能一站式端到端的满足制造业各类型的供应链物流需求,主要服务于3C电子产品、新能源汽车、特种材料、家用电器等制造行业。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近年来,随着下游行业市场需求正盛,同时数字化推进带动提质增效明显,海晨股份盈利能力呈现高速增长趋势。
登陆创业板之前,2017年至2019年,海晨股份分别实现营业收入6.72亿元、8.08亿元、9.2亿元,归母净利润6381.46万元、7951.86万元、1.28亿元。其中,2018年和2019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4.61%、61.5%。
2020年8月,海晨股份顺利在创业板IPO。当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74亿元,同比增长16.68%;净利润1.95亿元,同比增长51.65%。
若算上2021年在内,海晨股份已经连续三年净利润实现超过50%以上的增长速度,且以2018年业绩为基数,公司三年间净利润整体增幅超过288%。
随着盈利能力的提升,海晨股份盈利质量也保持在较高水平。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1年,海晨股份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23亿元、1.23亿元、1.46亿元、2.03亿元、3.67亿元,均超过各期净利润数。其中,2021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80.91%,主要包括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增加3.75亿元,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增加2.12亿元。
下游3C电子和新能源汽车景气度高
对于去年业绩继续实现快速增长,海晨股份作出解释,称IT电子行业和新能源汽车行业产销两旺,公司与主要客户合作范围扩大,新客户拓展顺利,致使营业收入增长。
同时,2021年公司新一代运输管理系统顺利上线,运用历史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多约束条件下的运筹算法,从而指导跨港干线运输业务,实现运力增加、冗余降低、配载优化,对利润增长贡献显著。
不仅如此,2021年是新能源汽车消费大年。报告期内,海晨股份扩大了新能源车制造供应链物流服务范围,在入场物流服务的基础上,新增了Milk-Run服务。随着业务量的逐渐提升,整体与单车收入获得了增长。全年实现新能源汽车服务相关业务营业收入9620万元,与2020年同期相比增长194.60%,是报告期内公司重要的业务增长点之一,占当期公司营收的比例由上年的3.04%提升至6.55%,呈现翻倍式提升。
除此之外,海晨股份在原有客户群和服务项目基础上,不断拓展新的行业与服务领域。例如,美的电器国际备品备件仓项目,从开始商务接洽到快速上线开仓营运就是海晨股份备品、备件服务跨行业快速复制的典型案例。
2021年,海晨股份在新零售行业的营业收入为3579.13万元,同比增长49.72%,占比2.44%。
目前,海晨股份仍在推进IPO募投项目建设。截至2021年末,公司IPO募投项目中,新建自动化仓库项目、合肥智慧物流基地一期建设项目、深圳研发中心项目累计投入金额7631.71万元、7099.46万元、0元,投资进度分别为59.16%、27.46%、0%。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创业板公司,海晨股份的研发投入力度并不高。年报显示,2019年至2021年,公司各期研发投入分别为1587.35万元、1384.08万元、1996.49万元,占各期营收的比例分别为1.72%、1.29%、1.36%,均未超过2%。
责编:ZB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