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17

头部公司出手这类基金密集上架

2023-08-15 09:25:21 来源:中国网   阅读量:7193   

近期,ETF产品成为基金市场“最靓的仔”,在新发基金中频频亮相。

8月14日,多只ETF产品开始发行,包括易方达基金和广发基金旗下的全市场首批科创成长ETF,鹏华基金、工银瑞信基金等公司旗下的中证1000增强策略ETF,银华基金旗下的中证800增强策略ETF等。

ETF产品密集发行

8月14日,19只新基金开始发行,是近期单日首度发行新基金数量较多的一天。其中,ETF产品多达8只,成为当天新发基金的主力军。

易方达基金和广发基金同日开始发行全市场首批科创成长ETF——易方达上证科创板成长ETF和广发上证科创板成长ETF。上证科创板成长指数从科创板上市公司中选取营业收入与净利润等业绩指标增长率较高的50只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反映科创板具有高成长特征的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鹏华中证1000增强策略ETF、工银中证1000增强策略ETF、银华中证800增强策略ETF等多只指数增强型产品也在8月14日开始发行。中证1000指数主要为小盘风格指数,选取中证800指数样本以外的规模偏小且流动性好的1000只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中证800指数则更为均衡,覆盖大中小盘各类风格产品。

除了上述开始发行的基金,基金公司近期对被动指数型和指数增强型基金的布局热情颇高,尤其是在科创板和小盘风格投资机会的产品布局上。

日前,10家公募基金公司同日上报中证2000ETF,博时基金、鹏华基金、银华基金、国泰基金等四家基金公司上报的上证科创板100ETF申请材料获接收。接下来还将有平安国证2000ETF等小盘风格ETF开始发行。

看好科创板投资机会

对于基金公司积极布局科创板相关ETF产品的原因,易方达基金指数研究部总经理庞亚平表示,科创成长指数聚焦科创板中营业收入与净利润等业绩指标增长率较高的公司,突出成分股的成长能力,定位清晰,与现有科创板指数形成有效互补。科创成长ETF产品获批发行,可以进一步丰富科创板指数投资工具,帮助投资者把握科创板高成长企业创新发展机遇。

广发基金指数投资部负责人罗国庆也认为,科创成长指数体现了鲜明的成长特征,特别是在编制过程中融合了成长因子策略,这被认为是长期有效的策略;同时,科创板主要服务于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企业,是高成长企业的摇篮,适合用成长因子选股,与成长策略适配度高。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科创板孕育着良好的投资机会,相关ETF产品的发行,能为投资者参与科创板投资,分享“硬科技”企业的创新发展红利提供便利。

博时基金表示,科创100指数是科创板中小市值公司代表指数,80%的公司市值在50亿元-200亿元之间。与科创50指数相比,科创100指数行业分布更加均衡,前三大行业分别为医药、电子和机械。半导体、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在科创100指数中占据重要地位。从历史上看,科创100指数保持了较高的净资产收益率,研发投入高,研发费率保持在10%左右。当前科创100指数估值处于历史较低分位,根据分析师一致预期数据,科创100指数2023年预期成长性高,目前具有良好的配置价值。

小盘成长“风起”

小盘风格成为近两年来市场行情的一大主阵地,多家公募基金公司对小盘风格指数的布局呈现快马加鞭态势。以中证1000指数为例,Wind数据显示,近两年来,跟踪中证1000指数的基金规模大幅增加,截至记者发稿,相关基金数量多达90只,总规模超700亿元,较去年末增超40%。近期,还有公募基金公司借道主动ETF布局中证1000指数产品。

8月14日首度发行鹏华中证1000增强策略ETF的鹏华基金在谈及布局原因时表示,在经济复苏预期下,小盘股的长期投资价值开始凸显。在宏观经济复苏初期,政策环境往往以宽货币、宽信用为主,此时中小型企业在业绩修复弹性和流动性敏感度方面的表现相对更好,因此,中证1000指数的短期反弹力度较为强劲。

即将发行的平安国证2000ETF拟任基金经理钱晶表示,现阶段发行小盘指数ETF产品,主要出于对小盘风格未来行情的看好,加上当前布局国证2000指数的机构尚少,竞争激烈程度相对更低,而该指数对小盘风格暴露程度较高,此时布局国证2000指数ETF有助于满足客户对于小盘风格产品的配置需求。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本网站由 财经产业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1-  www.catai.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财经产业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15281号
网站所登新闻、资讯等内容, 均为相关单位具有著作权,未经书面授权,转载注明出处  邮箱:bgm1231@sina.com